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

咖哩酥


休了一個月長假的大個子,回來之後公事堆積如山,連著一個禮拜,不到晚上十點回不了家,隔天大清早又匆匆出門,真辛苦。(尤其趕著出門時,卻看著自己枕邊人睡到流口水,一定更辛苦吧)


好不容易,最近終於告一段落,下班前,他還特別打電話回家歡呼:我今天可以喝啤酒了,耶!

睡很飽的枕邊人,弄個下酒的點心給你喝個過癮!


酥皮材料:


奶油  

麵粉
很冰很冰的冰水

做法:


其實這酥皮的做法跟蘋果派一模一樣。我看了好幾個網站,大部分的人用做咖哩酥的外皮都是油皮酥皮,要做兩層的那種,拜上次綠豆椪之託,我光看到這種食譜就整個發懶,更不要說動手。


這種單層酥皮雖然做法簡單,但只要抓到幾個重點,做出來的效果一樣很好。


奶油和麵粉的比例約為2:3,也就是麵粉三份,奶油兩份(以外觀來看就好,不用秤重),所以,先倒出大概份量的麵粉




然後加入約2/3量,切塊的奶油
(奶油要直接從冰箱拿出來就使用喔~)


用手開始捏奶油,捏成小碎塊,但是不用完全捏碎沒關係




捏到沒有大塊的奶油時,慢慢倒入一點點冰水,邊揉捏麵糰




只要麵團有成形就好,不用過度揉捏

(這是酥皮,不是麵包)



把成形的麵糰用保鮮膜包住,放回冰箱冰一個小時




冰酥皮的同時,來準備咖哩餡。


咖哩餡材料:


豬絞肉 (牛絞肉也行)

洋蔥
紅蘿蔔
馬鈴薯
市售咖哩塊 (我用佛蒙特日式中辣咖哩塊)

辣椒片、黑胡椒、米酒(一點點)


做法:


一如往常的,我的豬絞肉是用食物處理機打碎




留一小塊肉,切成塊,保留一些肉的嚼感




絞碎的洋蔥,入鍋中小火翻炒,直到呈現焦糖色




洋蔥變色之後,把馬鈴薯切塊(保留口感),紅蘿蔔切碎(比較快熟),也一起下鍋




翻炒到香味出來時,下絞肉和肉塊,此時稍微調大火,炒出香味




倒入半杯米酒,撒入辣椒粉、黑胡椒粉,繼續拌炒

(因為是用來下酒,我把內餡調味辣一點,不喜歡的可以不必)



帶著一點點湯汁時,先下一塊咖哩塊,轉中小火讓之融化




然後邊炒邊試味道,不夠再加一塊

(這樣一大鍋,我加兩塊,味道就很足了)



維持中小火,把餡料慢慢炒乾


還是不夠辣,又撒了大把辣椒片下去
(我的味蕾是壞掉了嗎)


中小火慢慢炒,到這樣乾爽沒有湯汁的程度就可以了。

將餡料從鍋子上移開,放涼。
(熱熱的餡料會融化酥皮的奶油,讓外皮軟爛不酥,所以記得一定要放到全涼)



餡料放涼之後,把冰硬的酥皮從冰箱中拿出來。

在桌上灑點麵粉,以免沾黏



把酥皮輕輕擀開

(展開就好,不要重複揉捏)



擀到約這樣的厚度




拿一個大型的馬克杯,蓋出圓形




蓋出來的圓形酥皮,中間灑點麵粉,放在保鮮膜上




剩下的酥皮麵糰再擀平,再壓,直到用完為止




擀好的酥皮,要立刻放回冰箱冰

(保持溫度夠冰,之後烤出來的酥皮才會酥脆有層次)



拿出一塊酥皮,放在保鮮膜上

(比較好操作,不會黏在桌上)



放入約一半的咖哩餡


用保鮮膜把另一半酥皮折過來,減少手指的溫度碰觸酥皮




用叉子把邊邊壓緊




如果不好操作,可以用手先壓緊,再用叉子壓出花紋並確認沒有空隙




烤盤上要撒點麵粉,以免烤好的咖哩酥黏住拔不下來


包好的咖哩酥排排站




約110g的奶油,做出一共十五個超大的咖哩酥

(這一個可以打過港式飲茶的三個)



烤箱預熱:200*C/400*F

準備一顆蛋,打散,塗抹在咖哩酥上,然後撒點芝麻(黑芝麻白芝麻隨意)



入烤箱,400*F烤二十五分鐘到半小時,或是表皮金黃膨脹為止

(各家烤箱時間溫度不一,第一次做的食譜,最好是守在烤箱邊觀察一下,以免花了那麼多力氣,最後烤焦,那就悲劇了)



噹啷!

美味可口的咖哩酥出爐!



打開烤箱那一刻,酥皮的香味霎那間飄出來,超誘人的啊!




趁著熱,大口咬下去

看到那薄脆但層次分明的酥皮了嗎?淡淡的奶香,香酥的口感,搭配味道強烈的咖哩,肉塊馬鈴薯在嘴裡混合的味道,這不趕快開一瓶啤酒不行。

(即使內餡調味很重,入口時除了辣椒和咖哩香氣之外,其實不如想像中那麼辣,配著酥皮吃反而很剛好。如果你真的是吃辣中人,辣椒要加的比你以為多很多)




親愛的,今天啤酒無限量供應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來留言,一起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