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甜點烘培]中式甜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甜點烘培]中式甜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2月13日 星期六

紅豆年糕


從搬來美國之後,留在這裡過農曆新年的次數非常少,一是天氣太冷,早點回家避寒,二來大個子對農曆年也無感,與其留著跟他相看兩相厭,還不如回家當阿爸的小寶貝。結婚了照樣能在娘家從臘月吃到元宵,是嫁給歪國人的好處之一。

2018年12月27日 星期四

黑芝麻湯圓


因為目前暫住在婆家,我不知道要怎麼跟大個子媽解釋冬至這回事,也很難在她的廚房裡烹煮她不熟悉的東西。(她嘴上不說,但是會很緊張的在旁邊看,還會問清楚一切的細節,深怕我哪個步驟弄壞她的大理石桌面或是廚房設備。我不怪她,每個老人家都有自己的毛,為了不引起她的擔心,盡量不煮就是了)

2018年1月18日 星期四

蜜地瓜


為什麼今年的冬天這麼冷啦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躲在暖爐旁發抖)

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

彩色小湯圓 (天然無色素)


今天冬至,來上一碗Q軟的湯圓是件溫暖的享受。
(看著大家靠北臺灣一點也不像冬至熱死人了巴拉巴拉,我們這兒零下二度,超適合吃湯圓呢!怎麼樣,羨慕吧~)(誰羨慕這種東西)

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

八寶芋泥 (紅豆夾餡)


堪稱我最愛的中式甜點,可以前菜正餐都不吃,就抱著這一碗狂喀。芋頭的綿密口感、獨特香氣,搭配微甜的夾餡(有時候是紅豆,有時候是棗泥,有時候什麼都不夾都一樣好吃),熱軟香滑,吃再多也不膩。

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黑糖糯米糕 (傳統甜米糕)


小時候外婆常買這個給我當放學點心,切成菱形一大塊,有一股特殊的香蕉油味,什麼料都沒有,了不起灑點芝麻這樣。不是我的最愛,但偶爾會突然很想吃。(除了這個,還有黑白相間也是菱形的甜粿、黑糖碗粿、客家鹹碗粿等,而且不是去什麼連鎖店買,而是市場挑擔的老太太賣的,用料實在,米香十足。米食點心從小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很知道什麼是好東西)

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

奶皇餡


港式的奶皇月餅是我最愛之一,雖然熱量奇高無比(我也沒在管這個),但奶香濃郁,油潤滑口,有的還加了鹹蛋黃,鹹甜滋味都有,一口氣吃掉一大個也不是問題。(剔牙)

芋泥餡


若一次通通寫成一篇,眼睛很痛,所以把餡料和做餅分開寫,反正芋泥餡之後也會用做別的甜點。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紅豆鍋餅


如果是在專門賣餡餅粥麵的外省餐廳吃飯,吃完紮實的鹹點餐食之後,我很喜歡餐後點一份紅豆鍋餅當甜點,熱燙軟甜、綿密順口的紅豆香氣,QQ的餅皮嚼感,整餐吃完很有圓滿的感覺。(身材更是圓滾滾)

2015年3月12日 星期四

紅豆沙


為什麼這個紅豆沙看起來不像市面上賣得如此滑順光亮呢?一是因為體重關係,用油量少很多,少了油當然就少了油亮,二是因為我拍照技術差。(完)

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蛋黃酥 (偷懶版本)


成功的鹹蛋讓我信心大增,美味的蛋黃酥似乎唾手可得,結果,看完所有網路上的蛋黃酥食譜之後,我又覺得垂頭喪氣,大失信心。

去年的手工綠豆椪,做法之繁複,搞得我一肚子火就算了,重點是只用奶油做出來的成品是屬於酥軟口感,用做蛋黃酥並不很美味,如果要道地的中式酥皮,在揉那囉嗦的油皮酥皮之前,還要多一道製作無水奶油的工,光用想的我就頭皮發麻,只是個點心,不用搞死我自己吧。

2013年9月19日 星期四

綠豆椪


雖然我在這裡一天到晚在烤肉,但是靠近中秋節,我還是很想念台灣的烤肉,不只是吃,還有和朋友家人相聚,鬼扯唬爛喝啤酒的好時光。

既然沒有熱鬧的烤肉,至少做個月餅應應景。

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

酥皮紅豆年糕


之前沒吃完的紅豆年糕用做蘋果派剩下的酥皮包起來用烤箱烤,外酥內軟超好吃!

在美國要買到好吃的紅豆年糕簡直是天方夜譚,但是過年沒有年糕吃感覺好希微,而且邀請外國人來家裡吃年夜飯如果沒有年糕怎麼發揚中華文化?所以自己做年糕這件事就這樣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