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米麵糧食][米食]米製點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米麵糧食][米食]米製點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6月15日 星期三

家常炒米苔目


人真的很難管。

2021年9月12日 星期日

韓式宮廷炒年糕


上回跟大個子的冤氣還沒解決,現在又冒出了一個討債鬼。

2019年5月5日 星期日

雪菜炒年糕


既然做了雪裡紅,總不會整根拿來生啃,當然要趁著香氣濃郁時,做幾道雪菜招牌料理,例如炒盤年糕來解饞一下。
(雖然說可以保存三五個月沒錯,但是芥菜那股特殊的清香嗆味在剛做好那兩週最為明顯,之後會越放越溫和,鹹味也會更明顯喔)

2019年1月6日 星期日

肋排肉骨茶湯.晚餐


鄰國豬瘟的疫情似乎越演越烈,最新進度是有死豬屍體飄到金門,並驗出非洲豬瘟病毒;同時,在某小學校找到一條中國來的香腸(小孩爸爸出差中國買的零食),以及抓到有人帶著中國的豬肝入境。(臺灣是他媽的沒有賣零食或豬肝嗎!)(拍桌)

2018年11月22日 星期四

紫菜米糕 (耐煮款)


打包搬家,最難處理的東西有幾樣:玻璃餐具、容易摔壞的機器、食材。餐具機器包不好怕摔壞,包太多又占空間,囉哩八唆的,不過至少是可以乾脆帶走;廚房裡沒用完的食材就真的很煩了。

2017年7月23日 星期日

桂圓糯米粥


以前在南部念書時,逛遍各大夜市,有一樣小吃讓我很難忘:米糕粥,糯米黏滑配上黑糖香氣,搭配同一攤賣的燒麻糬,超級好吃,每逛夜市必吃的甜點。(華西街夜市也有一攤燒麻糬跟芋頭湯很好吃,但是米糕粥似乎是南部夜市才有的特色)

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

端午節包粽記事 (內有懶人版紅豆粽)


臺灣的端午節,今年也剛好跟美國的勞動節同一週,兩邊都放連假,整個臉書呈現一個被大家出門度假轟炸的狀態。我們兩個特別愛反其道而行,上班的時候硬請假出去玩,放連假就窩在家,真是莫名其妙。

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

彩色小湯圓 (天然無色素)


今天冬至,來上一碗Q軟的湯圓是件溫暖的享受。
(看著大家靠北臺灣一點也不像冬至熱死人了巴拉巴拉,我們這兒零下二度,超適合吃湯圓呢!怎麼樣,羨慕吧~)(誰羨慕這種東西)

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

芋粿巧


常常看到攤販賣這個,在臺灣時沒有特別愛吃,但有時候就突然好想念那個味道,想念芋頭香氣和糯米Q彈的嚼感,用平底鍋煎到兩面洽洽,沾點蒜頭醬油,完美的下午茶點心。

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台式蘿蔔糕


因為等綠卡關係,在收到通知以前都回不去,除了無法參與年度投票有點可惜之外,也錯過與全家人團聚的農曆新年。

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黑糖糯米糕 (傳統甜米糕)


小時候外婆常買這個給我當放學點心,切成菱形一大塊,有一股特殊的香蕉油味,什麼料都沒有,了不起灑點芝麻這樣。不是我的最愛,但偶爾會突然很想吃。(除了這個,還有黑白相間也是菱形的甜粿、黑糖碗粿、客家鹹碗粿等,而且不是去什麼連鎖店買,而是市場挑擔的老太太賣的,用料實在,米香十足。米食點心從小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很知道什麼是好東西)

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紫菜米糕 (素食米血糕)


我每次從美國回台灣,第一個會狂吃的食物就是豬血糕。蒸籠裡插著竹籤灑香菜那是必吃,鹽酥雞攤炸米血來個兩份,連吃火鍋也要整鍋放的黑壓壓一片,這樣才有回到家的感覺。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麻油糯米糕


寒風刺骨的秋天又適逢生理期,很適合來點麻油料理。
(是的,美國的秋天就已經冷到靠北,接下來又是只能窩在屋子裡的冬天了)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自製糯米腸


今年因為好多原因,短期內回不了台灣,明明每天過日子也還好,但一說起等待需要的時間,家人的臉就突然浮現在腦海,還要一陣子都看不到他們,心酸酸的。

2015年9月1日 星期二

炒寧波年糕


連鎖麵店"溫州大餛飩"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滿街都是,試過一次他們的餛飩,很大顆但是餡料粗糙(我被蝦皮的頭刺到嘴巴),湯頭清清如水只有味精味,蛋皮海苔的配料我也不愛,默默吃完一碗,完全沒有再回去吃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