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

美式玉米濃湯


只要是台灣人,應該都愛喝熱湯,尤其是天氣冷的時候,來一碗熱騰騰的湯,全身都暖和起來。(我爸喜歡把所有看起來很補的東西都放在湯裡,什麼魚搭配百合中藥之類的;我最愛的則是外婆煮的竹筍排骨湯,筍脆湯甜,而且大家都只喝湯吃筍子,沒人要吃排骨,外婆只好自己慢慢啃)

美國餐廳裏頭賣的湯,通常是一碗糊糊的,很像嬰兒斷奶食物,吃起來粥不粥湯不湯莫名其妙,而且通常是餐前上,跟我們吃飽喝湯有點不一樣;嫌歸嫌,每次出去旅行在外面吃久了,看到菜單上的湯還是會忍不住點下去,喝過幾次,倒也不是所有的湯都難喝,有些調味得宜還是很好吃的。(是用吃不是用喝,因為永遠料比湯多)

材料:

玉米罐頭
培根
蘑菇
馬鈴薯 (因為好玩,我用紅皮和黃皮馬鈴薯各一點。找不到這些,用一般馬鈴薯也一樣)



奶油(因為冰箱很多豬油我就用豬油,不然的話奶油煮玉米濃湯比較香)、牛奶、鹽、黑胡椒

 (反正下廚就是要把冰箱的東西用完,然後出去採買的目的就是要把冰箱塞滿,人生就是不停的重複)

做法:

培根、馬鈴薯切小塊,蘑菇切片。

鍋子熱了放一點點油(真的是一點點就好,培根也會出油,總不想喝碗湯就血管堵塞吧),然後培根下鍋。




培根炒到有點縮水了就加入馬鈴薯,稍微拌炒一下之後,加一點水,把鍋底的培根刮一刮。



依序放入玉米罐頭、蘑菇。



拌炒到蘑菇變軟,倒入牛奶。



炒到一半發現黃皮馬鈴薯忘了放進去趕快補放(乍看很像地瓜),攪拌均勻之後轉小火,蓋上鍋蓋,煮個二十分鐘。



打開鍋蓋,用湯匙把馬鈴薯稍微壓碎一些。



接下來這個步驟就是為什麼稱之為"美式"的原因,拿出果汁機,把湯裡面的料撈大約2/3到果汁機裡,有點濃就加點水,把料攪打成泥狀。(我還是想吃點固體的料所以留一些,如果熱愛稠稠的濃湯,全部加進去打也可以)



把打好的料倒回湯鍋,再煮個五分鐘,加鹽、黑胡椒調味,完成。



那個黃皮的馬鈴薯很奇妙,上次用烤的不怎麼甜,這次用來煮湯,甜得跟地瓜一樣,再加上甜的玉米、鹹鹹的培根、蘑菇的口感,以及打散之後的湯融合這些味道,一口湯在嘴裡甚麼滋味都有,好好吃。



失敗點:

這湯剛煮好顏色黃黃還很漂亮,放到大個子下班時,不知道是氧化了還是怎麼的,整鍋變成灰灰的,看起來很不可口,大個子一臉很害怕我端這鍋給他。(不端給你我是要端給鬼嗎?)幸好只有顏色變,湯的味道放了一陣子反而更入味,他喝了一口就豎起大拇指,然後整碗喝光。

這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要太重視外表,內涵才是更重要的。(本部落格兼具鼓勵人心的作用)

小提醒:

如果不想用果汁機打或沒有果汁機也沒差,煮的時候水放多一點,加點太白粉勾芡,打顆蛋,就是稠稠的台式玉米濃湯,兩種都很好喝的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來留言,一起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