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薑母下水、油蔥麵線


前幾天是台灣的冬至,我很想家,想念外婆煮的菜。

美國當然是沒有冬至這回事,更不要提甚麼薑母鴨羊肉爐等進補湯類,前幾天才和友人聊到薑母鴨,我好想念永和永貞路那間,老闆邊喝酒邊炒鴨肉的薑母鴨,鴨肉嫩湯頭香,喝兩碗湯下去就會脫外套,超好味的啊~~~~


不過,雖然沒有冬至這回事,溫度下降倒是非常迅速,就在冬至的隔幾天,這裡下雪了。
(氣溫顯示是27*F,大概是零下三度)



這麼冷的天氣,沒有補湯喝我不甘心~~~(咬毛巾)

材料:

雞胗、雞心 (市場裡不容易買到鴨肉,卻很意外地看到這一整盒新鮮雞內臟,美國的超市越來越人性化了啊~)



薑母鴨食材包 (也是感謝老師贈與)
(我上次去加州到底拿了多大包的東西回來)



米酒(一整罐)、麻油、很多薑片、鹽、乾紅棗
白菜、蘑菇 (或你喜歡的蔬菜)

做法:

內臟泡在冷水中,雞胗周圍有綠綠黃黃的東西要切掉;雞心則要把上面的脂肪和血管裡面的血塊洗掉。



洗乾淨的下水瀝乾備用



薑母鴨的材料包:兩包中藥、一小包枸杞和一包調味料。
把那包調味料泡入米酒當中二十分鐘。



美國的內臟類都會有股味道,要跑過活水才可以做接下來的動作。

(跑活水:把內臟或骨頭直接放入冷水中,開小火慢慢加熱,約一到兩個小時後表面會浮出很多雜質,把水倒掉,內臟洗過之後再開始烹調。這樣處理過的內臟肉類就不會有腥羶味)



中藥材和紅棗用冷水沖一沖,把表面的塵土沖掉。
(紅棗是我另外加的,用來增加甜味)
(中藥材有:當歸、熟地、肉桂、青耆等,其實我喜歡的是湯頭清爽的薑母鴨,這樣的組合煮出來的中藥味好重,但是人在異地,有吃當吃不要嫌)



倒入麻油之後開小火,慢慢把薑片煸乾
(這個步驟大約五分鐘)
(麻油不可以太高溫,會苦)



薑片煸到乾扁金黃的時候,把處理好的下水下鍋,稍微拌炒一下



炒出香味之後,倒入整罐米酒。
(米酒罐子的顏色不透明,我倒出來才發現米酒只剩一點點,怎麼辦?沒有酒味怎麼能叫薑母湯!)
(山不轉路轉,沒有米酒就用高粱,高粱:水為1:3的濃度,淹滿整鍋,味道也很香)
(為了吃可說是不惜成本)



水滾之後,把泡好米酒的調味包和中藥材下鍋,蓋上鍋蓋悶煮二十分鐘



悶好之後開蓋,加入你喜歡的蔬菜,煮到蔬菜熟透就可以了
(沒有杏鮑菇,用切成厚片的蘑菇代替)



這個湯好黑,不過味道很香



吃薑母鴨或羊肉爐時,不可少的當然是油蔥拌麵線。

材料:

麵線

豬油蔥、醬油、醬油膏、蔥花、辣椒醬(不吃辣就不要加)
(也有人只有用豬油蔥加鹽巴,皆可)

做法:

豬油蔥一匙、醬油膏一匙、醬油隨意淋一點、能吃多辣就加多少辣醬、撒上蔥花,攪拌均勻



如果怕油蔥化不開,可以舀一小匙的滾燙煮麵水,豬油稍微融化之後比較好拌。



麵線煮三分鐘即可。趁熱撈起盛入碗中,和醬汁攪拌均勻,完成。



熱呼呼的薑母湯、香到爆表的麵線,開動!



這頓晚餐讓我想起和同事一起去吃薑母鴨時一起笑鬧的回憶。

麵線和豬油蔥真是好搭檔。日本麵線比較Q而不爛,但是很容易沾上味道,油油亮亮的麵線和醬油香,搭配鹹香蔥油真的很好吃;薑母鴨湯不是我愛的清爽味,是走中藥味濃厚的進補風格,但是久沒吃到這種味道,也是頗令人懷念,QQ的雞胗和雞心則相當適合辣辣的薑味。

吃完這兩碗,也有冒汗的感覺喔!




失敗點:

那些中藥,應該要用紗布袋包起來再下鍋煮。喝湯吃料的時候一直卡到木頭口感的中藥很煩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來留言,一起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