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0日 星期一

煎牛排、肉汁馬鈴薯泥、綜合蔬菜


周末的好天氣,很適合來塊多汁牛排。

為一個混血家庭下廚,華人與洋人飲食大概是2:1,因為下廚的人是我,煮飯煮麵容易多了而且我愛吃。大個子向來不挑食,但吃到熟悉的味道總會比較開心(如果晚餐是漢堡他都會喔耶一聲,沒聽過他為了肉燥麵喔耶的),這點每個人都一樣。所以雖然次數較少,但若要煮西方飲食,都會刻意弄得比較豪華,讓他感覺到我的用心。(摸臉)

去Costco買了大塊肋眼牛排,高檔的肉質,直接大火快煎就好不用其他裝飾。
(在臺灣的時候,我覺得Costco的牛排肉質是我能找到最好的,可現在在美國中西部,隨便一間超商的牛排都有這品質,偶爾還特價,便宜多多,根本不用大老遠跑去Costco。國情有差)

把邊邊一大塊肥肉剪下來,接著牛排抹上一層薄薄的橄欖油,灑上海鹽、現磨黑胡椒,在表面抹一抹,醃製一個下午。(天氣熱記得放冰箱)



用牛油來做馬鈴薯泥的肉汁(gravy),充分利用肥肉,肉汁也美味加倍。

肉汁與馬鈴薯泥是美式料理的經典,白色綿密的馬鈴薯泥中間壓出一個淺洞,淋上深褐色的肉汁,非常引人食慾。就算有別的食物,大個子還是可以吃完比人臉還要大的一盤,只要晚餐有馬鈴薯,他都會比平常還吃得多,他的祖母總是暱稱他為:我的小馬鈴薯男孩。

肥肉下鍋,開中火,慢慢榨出牛油



同時把蘑菇切片,以及蒜瓣五六顆切碎

超市有賣很多現成肉汁粉,打開用熱水沖泡就可以上桌味道也不差,可是要吃那個我去餐廳吃就好了不用那麼累。既然在家下廚,就盡量用新鮮食材,也是我下廚的初衷。
(要提醒自己這個是因為,美國超市總有好多現成品,看起來輕鬆又容易,有時候懶惰一下就買了,可是回家之後看了包裝上的內容物有一堆添加物又覺得後悔。我下廚就是為了不想吃到添加物啊,既然都開伙了不要省那一點功夫!)(握拳)



用木湯匙壓一壓肥油,更容易把油脂擠出來



下蒜瓣,用中小火炒香
(大蒜很容易燒焦不要用大火)



炒到大蒜呈現略焦的黃色時,把榨乾的牛油塊撈起丟棄,同時下蘑菇



先不要急著加水,菇類本身富含水分,炒幾分鐘之後會有天然的湯汁



看~沒騙你吧~
(我選用這個小波特菇是因為肉汁顏色更漂亮,你若不介意,白色蘑菇也行)



繼續翻炒到湯汁收乾(這個步驟要有點耐性,蘑菇大概要翻炒個十來分鐘),撒入鹽、很多黑胡椒粉調味
(美式經典的肉汁,黑胡椒味都很重,大個子特愛)



炒到蘑菇縮水至只有原來體積的1/3



加入兩大匙不甜的白酒與一杯牛肉高湯,煮滾之後用玉米粉(或太白粉)水勾芡,肉汁就完成了。先在一旁熄火放涼



馬鈴薯泥,把馬鈴薯削皮之後放下冷水,直接煮到滾約十五分鐘,用竹籤插過確認熟透,趁熱撈起來瀝乾,放入大碗



加入奶油塊、鹽、少許黑胡椒、一大匙煮馬鈴薯的水



用薯泥器壓成細緻泥狀即可
(但是不要翻攪太久,馬鈴薯壓出筋性口感會變得很奇怪)



要上桌之前,肉汁再開小火重新加熱
(放置過的肉汁更有味道)



就是這一盤,讓大個子魂縈夢牽。



今晚的蔬菜,紅綠燈組合
(每日五色蔬果有益健康)



本來想用烤箱烤,可是要等十五分鐘有點懶,用炒鍋加鹽和黑胡椒炒一炒也是一樣的



最後,主角登場
一把鑄鐵鍋,用大火乾燒到冒煙之時,將牛排下鍋
(黑色的鑄鐵鍋可以這樣耐高溫,不要拿不沾鍋來搞,煎兩次你就要換鍋子)



維持大火,煎個兩到三分鐘,翻面,一樣三分鐘,起鍋
(這是三分熟,因為這塊牛排很厚)
(如果想吃五分熟或更熟一點,火稍微調小,煎個五分鐘或側面完全變色再將火調大,把牛排表面煎焦之後再翻面)

煎牛排的時間只是參考,要看你牛排有多厚而定

煎好的牛排放在用微波爐加熱一分鐘的熱盤子上,放個兩分鐘,讓肉汁回縮再開動



用油與鹽醃過的牛排肉質軟嫩,滿口肉汁,外層略酥脆的口感真是美味!
大個子說,如果明天就會死掉,這一餐就會是他想要的最後一餐。(哎喲你講話真浮誇)(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來留言,一起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