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又是好久不見
雖然私廚不是每天有訂桌,但平常要忙備料、採買,偶爾還開個餐盒,勞力也勞心,回到家的時候只想坐在沙發上耍廢當屍體,全身會移動的部分只有開口罵貓,畢竟不若之前那樣閒閒沒事幹,要挪出時間體力坐下來靜心寫一篇文章,實在是有難度
(岔個題,別人的貓都很安靜很乖,我家旺財又吵又皮,每天給我咬爛鞋子咬破衣服抓爛沙發,動不動鬼叫還食量驚人,我是養到狐狸嗎?)
時間實在是過很快,每天忙著不同的事情,處理不同的挑戰,走著走著,我的餐廳也開了快兩年。餐飲業說累真的很累,但是說起有趣或歡樂的事情也很多
最喜歡的部分當然還是食物,也是我走這行的初衷,臺灣的食材不像美國那麼多樣(很驚訝吧?我也是),但是新鮮度絕對壓倒性勝利,風味也是
我越來越喜歡逛傳統市場,也越來越不會被坑(秘訣是穿得像大嬸不要化妝,頭髮必備鯊魚夾還要穿夾腳拖,攤販開價你就假裝驚訝"蛤"一大聲,多走幾次攤販就知道這傢伙不好惹),夏天買菜其實是個辛苦活,但也能從中找到不少樂趣。(魚販大哥說要帶我出企玩,越南阿姨會幫我留春捲皮,蔬菜攤結帳小姐臉很臭但記得我統編)
對食材的掌握度變好了,對於菜色的轉換或創新也越來越上手,或許在亞熱帶國家創造泰國料理真的相對容易吧,想起之前安妮老是想找什麼亞洲蔬菜找不到(冰天雪地北大荒真的很難),我連芭蕉葉都有人新鮮現採到店裡(覺得驕傲)(驕傲什麼)
不過一體兩面,美國食材供應穩定,不太受天氣什麼的影響;臺灣只要一個颱風,菜價就跟坐雲霄飛車一樣,我前兩天叫了一批貨,蔥一斤230香菜一斤650,小小一籃的蔬菜要價兩千多塊我倒抽一口冷氣。平常香菜切完是把旁邊碎屑直接沖洗掉,現在一片一片都要撿起來,把香菜當松露用。偏偏泰式料理無法不用這些香草料,平常很討厭客人挑食這不吃那不吃,現在要是有客人跟我說不吃香菜我還真要跟他說謝謝
說到客人,又是另一個有趣的面向
來餐廳吃飯的朋友大多很可愛,其實臺灣人嘴很甜欸,每每遇到客人大力稱讚菜好吃餐廳美主廚更美,都覺得忙碌一整天根本值得;偶爾遇到靜姐的粉絲會讓我有點害羞,畢竟我努力在廚房營造出專業高冷的氣質(誰?),跟在這裡胡說八道的形象不太一樣。這些美好的客人們,讓我覺得端出來的食物更有價值,是我在廚房裡繼續努力最大的動力
偶爾啦,也是會有比較奇妙的客人
某日接到一通電話:欸,你們下午有沒有開?
我:請問你是指營業時間嗎?
客:對啊,我們等下要去吃中飯
我:不好意思,我們是全預約制,需要兩天前預約喔
客:蛤~~~~~?(很大一聲)還要預約喔?高級!
我還來不及反應,他就把電話給掛了
那.....希望你找到滿意的地方吃午餐喔。(滿頭問號)
另外有一次,有一桌第一次預約的客人,一家三代老小,從進門就開始:喔,只有這一桌喔?
"泰北菜還要兩千塊喔?我去泰國兩百塊就吃得到了餒"
"這什麼東西?草仔粿喔?"
"這用手要怎麼吃啦!"
吃完飯要吹蠟燭吃蛋糕,自己跑去把我們餐廳燈全關掉,吃飽結帳的時候還丟下一句:你們餐廳有那個扮,沒那個價啦。(台語)
我覺得這樣的客人,就是神派來磨練我的心智。(苦笑)
人就是這樣,接了99組好客人沒事,只要有一兩組比較難相處的客人,就會讓自己烏煙瘴氣個幾天。不過呢,這就是餐飲業,而且比起有些美國人的雞歪,臺灣人相對來說,已經好相處很多很多。
對外的部分是這樣,對內,餐廳也面臨一些挑戰
私廚畢竟是很吃主廚個人功力,但我不可能一路煮到65歲,雖然彈性十足,但現金流無法像一般餐廳那樣能拚翻桌率提高營收。接下來該怎麼走?要不要擴展?更換模式?需要再請人嗎?
餐飲業真的超級缺人,我從開店第一天起,就在煩惱找不到人,到今天還是在煩惱找不到人,因為私廚上班時間的不穩定性,很難找到固定的人手幫忙,缺少接班人力,也是接下來發展的一大擔憂之一
做老闆,真的不簡單呢。
不過,我還是很感謝,自己踏上這條路。很多人說我在圓夢,這個說法有點太過浪漫,這間餐廳,比較像是自我挑戰,背負著這麼大的責任,我能夠走到哪裡?做得多好(或多差)?我的實力能走到什麼程度?能不能用這條路好好地養活自己?
我還不知道,我還在努力,雖然很累,雖然有低潮,但我喜歡難題被解決的時刻,我也喜歡這樣努力的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來留言,一起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