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說的對,在台灣待半年,都把我的嘴養刁了。雖然才離開沒多久,回美之後吃得也不差,但我已經開始好想念家鄉的食物。
美國跟臺灣的食材,我覺得最大的差異在於季節感。除非像梅子家那樣有個美麗豐盛的菜園照季節採收,否則超市賣的蔬果四季都一樣,了不起夏天多點莓果秋天放點南瓜。比起來,臺灣的菜市場好有活力,幾乎每個月都會有不同的菜蔬輪番上陣,春天吃韭菜夏天吃苦瓜,各種鮮蔬風味十足,當季的蔬果又鮮又甜,逛市場時順手抓一條鮮綠絲瓜,來一碗絲瓜蛤蠣湯,甚麼調味都不用,灑點鹽就好好吃。
主圖是某個周末的晚餐,老爸說想吃烤肋排跟炸雞翅,又在魚市買了一片龍膽石斑,我再去市場買點蘆筍與苦瓜,弄出這些菜色。
蘆筍洗乾淨削去尾端的老皮,苦瓜切薄片泡冰水,鹹蛋蛋黃與蛋白分開,火腿與紅辣椒切絲準備做烤蘆筍沙拉
說是烤蘆筍,其實就是用波浪鑄鐵鍋燒出焦色與香氣
擺上切絲的甜椒和火腿,淋上自製荷蘭醬,就是很適合亞洲人味覺的溫莎拉
雞翅用韓式辣醬、優格、鹽、蒜頭與一小匙糖醃製一個下午,可以用叉子把雞翅戳幾個洞更入味
兩面沾上地瓜粉,抖一抖
中火熱油,下鍋炸到表面金黃,撈起,把火轉大,再回鍋炸個一分鐘讓表皮酥脆
烤肋排的醬料很臺灣:醬油、蒜頭、米酒、五香粉、蜂蜜、鹽與白胡椒,以及半罐台式烤肉醬,抹一抹之後冰箱冰整晚入味;隔天烤箱預熱120*C,把肋排用錫箔紙包好,放入烤箱低溫烘烤三個小時,最後把錫箔紙拆掉,調高到200*C再烤半小時
不知道是醬汁關係還是肋排切法,端出來比在美國烤的更多湯汁,沒辦法烤乾,不過不影響風味一樣很好吃
配菜還有蟹肉棒煎蛋、鹹蛋炒苦瓜,鮮魚味噌湯等,非常飽足的一餐。
這是某日逛完Costco之後,買了戰斧豬排,用米酒、蒜頭、鹽與白胡椒簡單醃過,烤箱預熱200*C,烤盤上淋點白酒,烤個二十五到三十分鐘,中間翻面一次,順便把四季豆丟入烤箱一起烤,筷子插進去沒有粉紅血水流出來就是熟了
搭配玉米玉子燒、台式玉米濃湯、有點燒焦的雞柳條與白飯,那豬排醬汁好下飯的。
清明節,吃潤餅,不用自己煎潤餅皮感到開心,也好幾年沒在家吃潤餅了,家裡的味道很懷念。豆干炒肉絲、煎香腸、雞蛋、水煮高麗菜、豆芽菜、花生粉,還很搞剛的把豆芽掐頭去尾摘成銀芽,清脆口感大升級
某日的個人晚餐:清炒甜豆、煎白帶魚、韭菜花炒雞蛋、香菇炊飯
當季的韭菜花爽脆鮮甜,與雞蛋一起拌炒,灑點鹽吃原味,韭菜香與雞蛋香,是春季美味
以前外婆很常煎白帶魚,兩面抹鹽然後乾煎,鹹鹹的好下飯。不過不知道是現在的魚營養比較好還是品種不同,我記得小時候的白帶魚刺很多沒什麼肉,很容易煎到酥脆,但是這次買的魚肉好厚一片,怎麼煎都很軟嫩,好吃是好吃,跟我兒時回憶不一樣啊~(淚)
臺灣的菇類很多種,每回看到新的就會買回家嘗試看看,這個看起來很像鴻禧菇但是傘菌比較厚,口感也更脆一些(老闆有講但忘記名字)
炸章魚、臺灣香腸炒菌菇、絲瓜湯與鮮魚魚丸清湯,我和老弟兩個人的晚餐。
早餐吃小饅頭配煎蛋、火腿炒龍鬚菜,以及市場買的超新鮮現磨豆漿,一大袋才三十塊,喝得出新鮮黃豆香氣,台灣人的早餐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其實我在臺灣下廚的次數少之又少,就算下廚也只是煮些非常簡單的料理,畢竟臺灣的食材真的很棒,不需要太多調味就能吃出滋味,我在料理上花的心思可說是非常的稀薄。
這次回美國,可能是度假度太久心還沒飛回來,再加上隔離期間只能戴口罩下廚,又不是自己採買(那一大袋紅蘿蔔到底要吃到什麼時候),煮的了無生趣,只能端出一些很普通餓不死的飯菜,跟之前一回美國就想大展身手的心情有點不一樣。
這禮拜大個子拿了一個禮拜的假日,回來印第安那州那間湖邊小屋度假,看著這間曾經熟悉現在卻很空蕩的廚房,突然有點手癢,想念之前在這個廚房大展身手的感覺。希望在假期結束之後,可以重新找回下廚的熱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來留言,一起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