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8日 星期六

清燉燕窩盅 (如何處理燕盞)


在我搬來美國的前兩年,因為氣候的不同,我為皮膚狀況大傷腦筋。

習慣了臺灣海島的潮濕,搬到美國的大陸型氣候,簡直乾到一個不行,連開個電燈都會被靜電電到吱吱叫,皮膚更是脫屑個沒完,一天不擦個三次乳液就會超癢,半夜會被乾燥的皮膚癢醒那種。但是乳液擦太厚,隔天又會狂冒痘痘,我青春期都沒在冒痘,現在老了整臉痘疤是怎樣?

後來多方嘗試,調整保養品的種類、多補充膠原蛋白、以及身體逐漸適應,皮膚狀況好不容易回復正常。結果現在搬到北大荒,天氣更冷,暖氣更強,整個氣候乾燥的程度又更上一層樓,開始狂擦乳液,又重新陷入全身發癢與狂冒痘的無間地獄裡。

這個時候呢,就忍不住打開了壓箱法寶。

好友小濱之前給了我為數不少的高~級乾燕盞帶到美國,跟老爸多年前買的麻雀窩完全是兩回事,只要連吃一個月,皮膚就會明顯變超好超亮。不過,那可是貴鬆鬆的燕窩啊啊!我捨不得吃太快,除了一開始比較奢侈,後來就只會偶爾燉一盅寵愛一下自己,吃個心理健康這樣。但最近皮膚狀況實在太糟糕,非得靠食補來救一下不可。

既然開燉,那就順便來聊一下燕窩這玩意。

燕窩是燕子口水築的巢,含有豐富的燕窩酸,是除了單吃膠原蛋白之外,對皮膚更好的營養之一。(詳細機轉我也不是很懂啦,反正吃了有用)

以前只有野生燕窩,又稱洞燕,工人要冒著生命危險爬到岩壁上面採摘,數量稀少品質不穩定,還會影響到燕窩養寶寶,不怎麼環保;現在則比較容易,在燕子棲息地建蓋適合築巢的人工屋,吸引燕子來築巢,因為在屋裡,有餘裕等待燕子寶寶孵化飛走之後再去採摘,除了減少危險,屋燕比起洞燕更乾淨,更少雜質,也是現在市面上燕窩的主要種類。

燕窩的顏色則是依照燕子吃的東西而決定,比較黃比較白都是正常,紅色的燕窩則是因為吸收了岩壁上的礦物質,並不是燕子吐血。不過燕窩是天然的東西,如果過度白皙透明,那大概有泡過什麼東西,品質比較難說。

也有依照形狀,分成燕盞、燕角、燕碎等等,不過這些我也不是很清楚,可以去她網頁瞧瞧啦。棠集燕窩~補你的好氣色
(如果懶得自己燉,她也有賣燉好的濃縮燕窩或是清淡燕窩飲,選擇蠻多的)

這一罐是好友的心意,也是我的寶貝,睡覺都要抱著。


拿出一盞,沁泡在乾淨的冷水裡六個小時
(不要泡太久,營養會流失)


沁泡之後,燕窩膨脹透明,呈現明顯的纖維感


把水瀝乾,用手輕輕把燕窩順著纖維走向撕開


撕成這樣細細的感覺


重新加入淹過燕窩的冷水,加一小塊冰糖,配料隨意。除了紅棗,枸杞、乾玫瑰等味道清雅的乾貨都可以跟燕窩一起燉


蓋上蓋子,放入電鍋,外鍋放三杯水,蒸到開關跳起,再悶五分鐘


像這樣變成類似冬粉的透明質感,就是熟了


燕窩本身沒什麼味道,冰糖的淡淡甜味很適合燕窩輕軟的口感,是碗高級的甜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來留言,一起聊聊天